桃園律師標題司法實務如何看待性侵案件被害人補強證據及相關證據

首頁» 律法觀點» 司法實務如何看待性侵案件被害人補強證據及相關證據

本欄律法觀點 提供分享

日期2025-02-07
標題司法實務如何看待性侵案件被害人補強證據及相關證據
內文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302號刑事判決要旨【被害人就被害經過之陳述,除須無明顯瑕疵可指,且須有其他補強證據以擔保其指證、陳述確有相當之真實性,而為通常一般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者,始得據以論罪科刑。然茲所謂補強證據,並非以證明犯罪構成要件之全部事實為必要,倘其得以佐證被害人指述之犯罪情節非屬虛構,能予保障所指述事實之真實性,即已充分。而得據以佐證者,雖非直接可以推斷該被告之實行犯罪,但以此項證據與被害人之指述為綜合判斷,若足以認定犯罪事實者,仍不得謂其非屬補強證據。是以補強證據,不論係人證、物證或書證,亦不分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均屬之,而如何與被害人指述之內容相互印證,足以平衡或祛除可能具有之虛偽性,而達補強犯罪重要部分之認定,乃證據評價之問題,由事實審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此項判斷職權之行使,倘未違背客觀存在之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並已於理由內詳述其取捨證據之理由,自不得任意指為違法,而執為適法之上訴第三審理由。原判決綜合上訴人之部分供述,證人乙女、C男、馮○○、鄭○○(人別資料詳卷)之證言,卷附調查報告、個案匯總報告,及案內其他證據資料,相互勾稽結果,憑為判斷上訴人明知乙女為未滿14歲之女子,利用與乙女同床睡覺之機會,以違反乙女意願之方法,對乙女為強制猥褻之犯罪事實,已記明其認定之理由。復敘明C男就乙女陳述遭上訴人侵犯時哭泣之證述;馮○○為探詢乙女離家原因而獲悉乙女被侵犯之事,及乙女在會談過程中行為表現之證述;鄭○○陪同乙女與丙女會面後,乙女哭泣之情緒反應之證述,均係其等依直接觀察及以個人實際經驗為基礎所為,而屬見聞經過之證人性質,足資作為判斷乙女指證憑信性之補強證據。並說明何以乙女未及時、主動向偵查機關報案,尚與常情無違,及無刻意攀誣上訴人之動機之理由。再針對丙女對於有無向社工表示持刀追上訴人及禱告之事、與上訴人一起禱告之原因等情,前後證述不一,亦與乙女、馮○○、鄭○○之證述及報告內容不符;且丙女於審理中表示家中經濟仰賴上訴人,而為避重就輕、迴護上訴人之證述,如何難以採信為有利上訴人之認定,已敘明詳實。又上訴人將手伸入乙女之衣褲內撫摸,並非親人間肢體接觸或偶然碰觸到隱私部位之情形,非屬祖孫互動常情,亦論述綦詳。另上訴人經送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測謊鑑定,因所得生理圖譜經分析量化結果為無法鑑判,自無從採為有利或不利於上訴人之認定。所為論斷說明,俱有各項證據資料在卷可稽,既係綜合調查所得之各直接、間接證據,本於事實審採證認事之職權行使及推理作用,予以判斷而為認定,並非僅憑乙女之指訴為唯一證據,亦非單憑鄭○○之證述為補強證據,復不悖乎經驗與論理法則,要無上訴意旨所指欠缺補強證據、調查未盡、判決理由不備或矛盾及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