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律法觀點 提供分享
日期 | 2024-12-11 |
---|---|
標題 | 信託財產之強制執行與異議之訴 從相關判決看起 |
內文 | 財產信託並非常態,雖有信託法,然個案通常會有協議或其他文件約定,往往有其他法律關係約定或者違約罰之類的內容,遇有爭執常衍生相關法律攻防主張或者後續執行相關爭議,以下分享一則最高法院受理110年度台上字第2589號民事判決,節錄其要旨如下【按不動產物權經登記者,推定登記權利人適法有此權利,民法第759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又土地權利信託登記,除應於登記簿所有權部或他項權利部登載外,並於其他登記事項欄記明信託財產、委託人姓名或名稱,信託內容詳信託專簿,土地登記規則第124條、第130條第1項亦有明文。再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得對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此觀信託法第12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亦明。委託人將信託財產移轉登記予受託人後,該財產名義上即屬受託人所有,受託人於信託關係終止後,信託登記塗銷前,仍處理信託事務而對善意第三人負擔債務者,第三人非不得聲請執行法院對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被上訴人於98年9月30日將系爭不動產信託登記予王0菊,授權王0菊得於98年9月28日起至108年9月27日止之信託期間內處分系爭不動產,上訴人係於被上訴人終止系爭信託契約後,系爭信託登記塗銷前,向王0菊買受系爭不動產,因王0菊違約而取得系爭債權,並憑以取得系爭支付命令及系爭債權憑證,為原審認定之事實。果爾,倘上訴人係善意信賴載明王0菊得於信託期間處分系爭不動產之系爭信託登記而取得系爭債權,能否謂該債權非王0菊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上訴人不得執系爭支付命令及系爭債權憑證聲請執行法院對系爭不動產為強制執行,即滋疑問。原審見未及此,遽謂系爭債權非王0菊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爰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自有可議。】該案經發回高等法院更審作成110年度重上更三字第223號民事判決,再經上訴最高法院再作成111年度台上字第2349號民事判決,要旨如下【原審以:上訴人於98年9月28日向王0菊借款1,572萬元,並以系爭不動產為王0菊設定抵押權為擔保,另與王0菊簽訂系爭信託契約,約定以上訴人為委託人暨受益人,王0菊為受託人,將系爭不動產信託予王0菊,授權王0菊自98年9月28日起至108年9月27日止之信託期間內得處分該不動產,於98年9月30日完成系爭信託登記。嗣上訴人於99年4月19日以存證信函通知王0菊終止系爭信託契約,系爭不動產之信託登記於102年9月16日始塗銷,回復登記為上訴人所有。王0菊於系爭信託登記塗銷前之99年12月13日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買賣契約,將系爭不動產出售予被上訴人,被上訴人於100年4月20日以王0菊違約未交付系爭不動產過戶證件,對王0菊有系爭債權為由,聲請士林地院取得系爭支付命令,持向臺北法院聲請對王0菊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該院核發系爭債權憑證,被上訴人並於106年9月6日持系爭債權憑證向臺北地院聲請對系爭不動產為系爭執行,現僅查封系爭16筆土地,為兩造所不爭執。次查上訴人將系爭不動產信託登記予王0菊,授權其於上開信託期間得隨時處分該不動產,此與信託讓與擔保之擔保權人僅於債務人不依約清償時,始得出賣擔保物取償者不同。證人即代書潘0穗並證稱:系爭信託登記係伊受上訴人委託辦理,目的在使受託人得出售系爭不動產或者借錢時設定土地、建物抵押等語,可知上訴人與王0菊訂立系爭信託契約,其真意係委託王0菊在信託期間管理處分系爭不動產。按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得對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觀信託法第12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自明。同法第66條並規定:信託關係消滅時,於受託人移轉信託財產於前條歸屬權利人前,信託關係視為存續,以歸屬權利人視為受益人。又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以應登記或註冊之財產權為信託者,非經信託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信託法第1條、第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土地權利信託登記,除應於登記簿所有權部或他項權利部登載外,並於其他登記事項欄記明信託財產、委託人姓名或名稱,信託內容詳信託專簿,土地登記規則第124條、第130條第1項亦有明文。委託人將信託財產移轉登記予受託人後,該財產名義上即屬受託人所有,自不得以其內部約定對抗信賴信託登記之善意第三人。故受託人於信託契約終止後,信託登記塗銷前,逾越處理信託善後事務之權限處理信託事務,而對善意第三人負擔債務者,該第三人非不得依信託法第12條第1項但書規定,聲請執行法院對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兩造並不爭執王0菊係於99年4月22日收到上訴人通知終止系爭信託契約之存證信函,依信託法第63條第1項規定,系爭信託契約於斯時終止。惟自系爭信託契約終止時起至系爭信託登記塗銷前,系爭信託關係視為存續;而系爭信託契約之信託目的為管理處分(出售、設定)信託土地及建物所有權,復有信託契約書在卷可稽。王0菊既於系爭信託登記塗銷前,在上開信託目的範圍內,將系爭不動產出售予被上訴人;系爭買賣契約第6條第3項復約明王0菊本於系爭信託契約有權處分系爭不動產之意旨。則被上訴人善意信賴系爭信託登記,與王0菊就系爭不動產簽訂系爭買賣契約,其因王0菊違約而取得之系爭債權,自屬信託法第12條第1項但書規定受託人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被上訴人已依系爭債權取得系爭支付命令及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自得憑以對信託財產即系爭不動產聲請強制執行。系爭不動產雖於102年9月16日塗銷信託登記,回復為上訴人所有,依信託法第67條準用同法第49條規定,被上訴人仍得以上開執行名義聲請對系爭不動產為強制執行。故上訴人本於強制執行法第15條規定,請求撤銷對系爭16筆土地之執行程序,並命被上訴人不得執系爭債權憑證及系爭支付命令聲請對系爭不動產為強制執行,為無理由,不應准許,爰判決駁回上訴人變更及追加之訴,經核於法並無違誤。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有理由。末查本院98年度台上字第32號、104年度台上字第2023號民事判決之基礎事實與本件不同;本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83號民事判決僅在闡述信託關係消滅時,於受託人移轉信託財產與歸屬權利人前,受託人僅有於移轉信託財產與歸屬權利人之必要範圍內,處理信託善後事務之權限。而關於受託人於信託關係終止後,信託登記塗銷前,仍處理信託事務而對善意第三人負擔債務者,第三人非不得聲請執行法院對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本院並無歧異之見解。】由上相關判決可知信託財產強制執行案件可行與否甚為複雜,恐非一般民眾可以自行處理,建議遇有個案仍有委請專業律師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