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將針對實務常見之重要爭議 與您分享
標題 | 律師::刑事上訴理由之具體表明義務及意涵 | ||
---|---|---|---|
日期 | 2021-05-02 | 類別 | 刑事類 |
內文 |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62號刑事判決要旨
憲法第16條所定人民訴訟權之保障,就規範目的而言,應合乎有效的權利保障及有效的權利救濟之要求,在權利救濟的司法制度設計上,其應循之審級制度及相關程序,立法機關雖得衡量訴訟性質以法律為合理之規定,惟參之已具內國法性質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稱公政公約)第14條第5項揭櫫:「經判定犯罪者,有權聲請上級法院依法覆判其有罪判決及所科刑罰。」及公政公約第32號一般性意見第48段之論述,公約所指由上級審法院覆判有罪判決的權利,係指締約國有義務根據充分證據和法律進行實質性覆判,倘僅限於覆判為有罪判決的形式,而不考量事實情況,並不符合本項義務之要求。可見,有罪判決之刑事被告除非係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喪失上訴權(例如遲誤上訴期間),或如刑事訴訟法第 455條之1第2項、第455條之10第1項前段,有關簡易程序或協商程序所設不得上訴之規定,係以非重罪且被告無爭執之案件為適用對象,並以被告自由意願及協商合意為其基礎,事先已使被告充分了解,即使第一審法院判決即是終審,仍無損其正當權益,與公政公約第 14條第5項規定無違外,否則原則上應受一次實質有效上訴救濟機會之訴訟權保障,乃國際公約所認定之最低人權標準,同時係刑事審判中對刑事被告最低限度之保障,具有普世價值,亦屬我國國際法上之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 361條第1項、第2項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之第一審判決而上訴者,須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就該條第2項(民國96年7月4日修正公布,同年月6日生效)修法過程以觀,原草案為:「依前項規定提起上訴者,其上訴書狀應敘述理由,並引用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審判決不當或違法之事實。其以新事實或新證據為上訴理由者,應具體記載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理由。」嗣經修正通過僅保留「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之文字,其餘則刪除,稽其立法目的僅在避免「空白上訴」,故 所稱具體理由,並不以其書狀應引用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審判決不當或違法之事實,亦不以於以新事實或新證據為上訴理由時,應具體記載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情形為必要。但上訴之目的,既在請求第二審法院撤銷或變更第一審之判決,所稱「具體」,當係抽象、空泛之反面,若僅泛言原判決認事用法不當、採證違法或判決不公、量刑過重等空詞,而無實際論述內容,即無具體可言。從而,上開法條規定上訴應敘述具體理由,係指須就不服判決之理由為具體之敘述而非空泛之指摘而言。倘上訴理由就其所主張第一審判決有違法或不當之情形,已舉出該案相關之具體事由足為其理由之所憑,即不能認係徒托空言或漫事指摘;縱其所舉理由經調查結果並非可採,要屬上訴有無理由之範疇,究不能遽謂未敘述具體理由。此為本院最近一致之見解,俾落實公政公約實質有效保障刑事被告上訴權之意旨。
本件上訴人所提第二審之上訴理由書狀略謂:(一)第一審未傳喚購毒者即證人謝0國、吳0平、孫0雄、張0傑、吳0鴻、徐0凱、林0祥、高0香、吳0德、林0明、方0鈞等人到庭接受詰問,以調查上訴人自白及卷內監聽譯文是否相符,致上訴人無從行使對質詰問權,以釐清販賣毒品41罪之真象,而有害實體真實之發現;(二)上訴人並非毒梟或大盤販毒牟利之徒,純屬同儕間互通有無之情形,雖係違法交易毒品,然觀其金額、數量皆小,上訴人既已知錯,復於警、檢、審坦承犯罪,並供出上線,第一審亦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7條第2項規定減刑,輕判各有期徒刑3年6月,惟合併定應執行仍超過販賣第二級毒品本刑甚多,縱行為次數頗多,然上訴人認罪本意即為獲邀輕典,第一審既認同上訴人悔過,應給予上訴人自新機會,其情狀已符合顯可憫恕,求為再依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等語。茲販賣第二級毒品係屬法定最輕本刑為 7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屬強制辯護之重罪案件,攸關人身自由甚鉅,本不宜輕率以其上訴不符合具體理由從程序上駁回。經查,本件上訴人被訴犯販賣第二級毒品罪嫌,第一審法院就如其判決附表編號1至2、5、8至29、31至33、35至47部分亦依該罪名予以分別論處有期徒刑,宣告之刑度不輕。上訴意旨第一點,形式上已經指摘第一審判決如何具有剝奪其對質詰問權之違法情形,第二點亦已指出第一審之量刑如何過重之事由,均非抽象、空泛之指摘,足為其上訴理由之所憑,不能認係徒托空言或漫事指摘。依本院最近上開見解,本件上訴理由已堪稱具體,第二審法院自應給予上訴人實質性覆判之機會,以保障其訴訟權。至於調查、審理結果是否可採,則屬上訴有無理由之問題。原審認上訴人提出之上訴書狀並未敘述具體理由,以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為由,不經言詞辯論,從程序上駁回其在第二審之上訴,難謂適法。上訴意旨執以指摘違法,為有理由,應認原判決有撤銷發回更審之原因。 |